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当下,如何传承好中华文明宝贵文化遗产,又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时代课题。
11月5日-6日,“返本开新: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国际传播”第十二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隆重举行。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主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一百多位学者和多家学术期刊的领导和代表共同相聚云端,就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国际传播的学术话题展开深入研讨,贡献真知灼见。
返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从汉字文化、礼乐文明到儒家经典,从唐诗宋词到元曲,从先秦诸子、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到清代的朴学,这些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根与魂。在当代如何传承并利用新的媒介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做好当代文化传播的必答题。
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五千年华夏文明光辉灿烂,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国人的根与魂,需要我们很好地进行传承,并在新时代背景下利用新媒介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届论坛以“返本开新: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国际传播”为主题,可以说回应了这样一种时代关切与时代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胡正荣列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两个开幕式等对外传播案例,指出要实现从本土性跨越到区域性,再跨越到全球性的升级。“讲好中国故事要从更多地只讲‘我’、讲我们自己的国家形象中,迭代升级到学会讲‘我们’、讲更多的全球公共品上。”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胡百精指出,中国的现代化不能以完全背离、完全抛弃甚至是完全伤害传统为前提。“因此我们今天讨论中国的传播思想,要重返历史主场,在古今中西‘十字路口’关注传统传播交往。”面对当下传播学研究存在断章取义、直接照搬西方研究理论等问题,胡百精表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中,传播研究应该在历史图景中获得完整的历史理解。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在线致辞表示,在全球化和国际传播日益深入和频繁的今天,重新审视华夏文明的千年传承,以及其与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历史,对于我们理解当下华夏传播和国际传播的意义内涵,对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中国文化走出去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开新:创新性讲好中国故事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如何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等相关话题进行观点碰撞。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是新时代的要求。”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以三国系列IP为例,指出IP运营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的一条可行之路。唐润华认为,以IP运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首先要深度挖掘中华文化资源,打造国际传播的IP品牌,其次要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加大内容创作和再创作的创新力度,同时还要开发适应各种媒体传播的系列产品,加强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
如何研究好中外文化交流?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赵振祥从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出发,强调文化传播要回归文本,以科学精神把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出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吴予敏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出发,指出可以通过跨学科借鉴加强传播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将学术视野的矫正点放在超越‘华夏中心史观’而走向‘全球史观’。传播研究却需要从全球和现代视野回归文化主体本位,以实现两个维度的结合。”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教授张昆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南非公众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他指出,在南非公众的心目中,中国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也是他们比较喜欢的一个国家。他们印象最深的中国文化符号,排在前五位的是长城、武术、中华料理、茶、中医。对此张昆表示,面向海外的文化传播还需要有更加精准。“要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时效性。”
探索:推动华夏传播理论发展
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对于中国本土传播学探索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以学理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纷纷提出自己的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教授指出可以通过概念的创新来产生新的视角,把不同的学科的知识集中在一起从而生发新的概念,比如议程设置、沉默螺旋等著名概念。“探讨自主知识体系,我们要强调主体性的问题,从中国的思想和传统中间去产生一些经典而独特的概念。”
当下中国自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建设需要怎样的顶层意识?“中国自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受到两大系统性变量的影响,一是数字化,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由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朱鸿军认为,在自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中,要适应数字化环境的传播学知识结构,要有颠覆性创新、系统革新和多学科交叉的意识。同时知识体系还要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播学知识的建构,要考虑本土性,要有机与危并重、学科竞争、传统与现代、服务国家战略、全球和真正落地的意识。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谢清果指出,从华夏传播学的角度而言,需要进一步彰显中华文明特色。中华文明以天人合一为特质,其核心思想以“道法自然”为旨归,讲究顺应自然。中华文明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身心关系方面凝聚着丰厚的传播智慧,因此,围绕关系传播来构建华夏传播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应是可行的路径和方向,也能在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价值方面贡献中国主张和中国精神,从而促进讲好“学术中的中国”故事。
研讨会上,设立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传播考古学研究中心宣布成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表示,该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在于正本清源,通过跨文化比较揭示华夏传播特色,也是旨在返本开新,致力于向海内外推广和传播华夏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新时代和新媒介技术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传播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潘祥辉指出,文化因为交流互鉴而日趋丰富,传播学也需增加交流才更显生机。本次研讨涉及的中华文化传播载体包括青铜器、典籍、礼乐、山水画、民歌、玺印、谱牒,还有邸报、驿站甚至是手游,这些琳琅满目的中华文化标识符号和载体,将它们纳入到媒介史与传播史的研究视野中来,非常有价值。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