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保障方式 看军队专装巨变
作者齐结存
吃,军队的饮食保障,一直到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执行外训驻训任务的饮食供应,仍以肩背人扛、挖(垒)灶做饭为主要方式。到了八十年代辅以马拉式炊事车、仅仅处于萌芽状态,野外驻训仍是“埋锅造饭”…。
记得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未,当时笔者所在部队奉命准备执行还击作战任务。按照作战指挥班子的分工,笔者负责战时后勤保障备准备。准备结束时,按首长要求自己组织开展了一次战地野炊示范。这次示范,按编制规定选定11个人,分成主食组、副食组、保障组、警戒组,按建制连队编制人数与餐标标准定数量,从挖灶开始到四餐一汤一饭做好,用时37分钟,组织培训、组织示范,深深的铭刻在笔者的脑海一一挖灶做饭,战时战地饮食保障,如何立项研究破题,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任务后笔者奉命调任军委空军机关任职,依然参与战备,轮战,应急部队建设,重大任务保障等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敏锐的发现,上上下下酝酿和积极筹谋后勤装备的优化、研究,力求与战斗装备配套,促进形成战斗力。
说来也巧,当时针指向新世纪时。于2000年3月,在经过预研与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自己担纲进行了飞行特种专用装备,飞行外场饮水保障装备,空军特种专用食品系列的立项答辩,都以高分值获批立项研究。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在飞行特种专用装备的立项答辩现场,共有上百名专家行家列坐评判席,历时3小时30分钟,在共识立项装备的同时,大家对当前的发展变化的形势、后勤装备科研、后装与战装配套、后勤装备在未来战场上的定位与作用发挥等进行热议,堪称论坛或研讨会。
当飞行特种专用装备等通过立项评审后,经过半年的努力完成了样车生产,后经过8个月的实验试行试用,经全军第十三届后勤装备评审定型委员会评定,批准该装备定型、同意批量生产配备航空兵部队。查新该装备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并获军事科技装备二等奖。此装备集专用优质器具于一车,由加工、用餐、储备三大部分构成,具备在高寒及艰苦环境条件下展开工作和进行移动、伴随、跟进保障,车上储备食物可供队列人员使用三天,运行中冷冻设备能继续工作,能在环境温度零下4O度时、水管内水温度可持续维持在零上12度左右等。
随着此类装备陆续配备部队。新研制的装备器具陆续定型生产装备部队。诸如:给养器材单元,区分需求配置营连排班,实现了可空投、可车载、可携行、可飘浮的技战术与勤务指标;炊事车形成了拖挂式、改式拖挂式、直行式、营用式、高原式系列;配套集约保障装备,包括食品冷藏(保温)车、主食加工车、储水送水车等配套配备;以及装备维修单元、培训与维修基地等。形成了伴随车载加工、途中物资供应补给、急难险情抢险战斗支援、装备维护保修四大系列。同时,研究定型的军队食品,包括速煮米、方便食品、罐头食品及各式口粮,空军特种食品系列、包括飞行运航食品,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炮兵等专用口粮。装备与特种食品的配置装备部队,较为妥当稳妥的解决了埋锅造饭或因特种需求的加工与供应保障问题,实行了装备立体化保障军队饮食,与战斗装备形成一体化供应保障体系,大大促进着保障力的形成,与战斗力的提高。
军队的吃,古往今来,一直延续埋锅造饭或干粮及能储食品的供应。唯中国军队建军以来,尤其是建国,更是进入新世纪前后,进行了多层面多形式的研究探究,区分不同部队特点及任务需求的多样性,进行装备的研发配备,以装备为主体实施跟进伴随、集中集约、转场移动等的供给保障。系列后勤装备配套与服务战斗力,体现了中国军队特色,妥当稳妥地解决了“埋锅造饭”这一世界性课题。深深感受到:中国军队发展迫切需要装备现代化,后勤专用装备与战斗装备必须同步发展;必须端正后勤保障力就是战斗力的观念;必须坚持科技兴装解放劳动力,提高保障力;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且绝对不能打眉外旗、出人情牌、干伤天害理的事,势与强军兴装共存亡;要彻底改变"哪一家没有、哪一国没有为由阻碍后勒装备发展,坚持以服务战斗力打胜仗为出发点与归宿;每一种装备必须反复的论证,绝对不能搞置后科研或拿来主义,保证装备精良、萬无一失;要超前预置与立项研究,更要解决优的问题。人要精、武器要好是赢战之要素。当亲身,亲历后勤装备从无到优的变,当后勤装备方阵顺利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时,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为亮相世界的一流装备点赞、叫绝。
作者简介:齐结存
河北高阳人,共和国同龄人。1965年入伍到某特种兵部队战备营当兵,1969年4月入党。1970年调任特种兵总部任职。1979年5月执行还击任务准备凯旋,调任军委空军机关任职。多次参加战备演练、国庆35周年阅兵、新武器装备展等重大任务,多次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先后四次立功,三十一次嘉奖。先后参编著作三十六部,三十五部被专著录著,三十五个社会兼职。庆祝建党百年之际,被聘为讲师团成员,被评为最美百名退伍军人,被选为百名军官典型,被评为优秀党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