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引汉济渭工程调研纪行

来源:     作者:新时代华声     浏览量:次      发布时间:2023-04-07    

陕西引汉济渭工程调研纪行

凌先有

 

3月㡳至4月初,赴陕西引汉济渭工程进行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结合案例调研。纪行如下:

 

引汉济渭工程

 

秦岭横绝亿万年,

今朝凿洞地心穿。

赤身钻爆忍湿热,

屏气挖掘抗硬岩。

汉渭融通水溉济,

江河穿越手相牵。

丰功千载留遗产,

兴陕泽民好梦圆。

 

注:

引汉济渭:即由汉江向渭河关中地区调水的省内南水北调骨干工程,是缓解关中渭河沿线城市和工业缺水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工程主要由三河口水库和秦岭隧洞、黄金峡至三河口输水工程、黄金峡水源泵站、黄金峡水库枢纽、黄池沟配水枢纽等组成。

秦岭:秦岭山脉西起昆仑,东至大别山,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

溉济:意思是灌通调剂。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阴阳终始》:“以出入相损益,以多少相溉济也。”

赤身钻爆忍湿热,屏气挖掘抗硬岩:引汉济渭隧洞内具有高噪音、高热、高湿的工作环境。现场施工人员在巨大的“桑拿房”中,忍受湿热,赤裸上身,在憋闷气短心悸的环境中常年施工。

汉渭融通水溉济,江河穿越手相牵:引汉济渭工程将秦岭凿通,将长江第一支流汉江,与黄河第一支流渭河联通,实现了长江与黄河的握手。


 

三河口水利枢纽

 

引汉寻源秦岭南,

幽幽绿浪荡青山。

三河汇聚一泓里,

双曲沿伸两岸边。

高坝巍巍掬澹漾,

长隧汩汩输清泉。

保持水土扞生态,

子午梅苑护水源。

注:

三河口水利枢纽:位于汉中市佛坪县与安康市宁陕县交界的子午河峡谷段,是整个调水工程的调节中枢。其高扬程大流量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等多项传统工程指标世界领先。

双曲:指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为双曲拱坝型。

澹漾:意思是水波荡漾貌。清 王闿运《上征赋》:“眷旧游於六秋兮,实澹漾而无羁。”

子午梅苑:位于安康市宁陕县梅子镇,是引汉济渭的水土保持项目。梅苑占地总面积120余亩,园内种有美人梅、送春梅、朱砂梅、寒红梅等梅花11个大品种群,含140余个品种,合计一万余株,是集水土保持、知识科普、文化教育、水利观光、绿色扶贫和感恩大秦岭教育为一体的专业园区。


 

黄金峡水利枢纽

 

黄金峡谷吐层云,

高坝巍峨耸渭门。

壁立拦河拥大坝,

洄游开道畅鱼群。

升船航运无拘碍,

发电积能有本根。

携手三河同引汉,

并肩济渭共披襟。

注:

黄金峡水利枢纽:是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是引汉济渭工程的“龙头”,地处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以东的洋县境内汉江干流上游峡谷段。黄金峡水利枢纽工区包括枢纽与秦岭隧洞黄三段(黄金峡—三河口)两大主体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拥有当前亚洲最大的泵站。

渭门:黄金峡水利枢纽大坝位于洋县黄金峡镇渭门村。

洄游开道畅鱼群:为了降低水利枢纽对鱼类生态的影响,确保下游鱼类洄游溯源到上游产卵繁殖,引汉济渭修建了鱼道,以及鱼类增殖站,被国家生态环境部誉为“亚洲最高标准鱼类增殖站”。

升船航运无拘碍:黄金峡水利枢纽建设300吨级升船机,实现汉江干流石泉水库以上通航无阻。

发电积能有本根:黄金峡水利枢纽共装设34.5千瓦水轮发电机,总装机13.5千瓦。发电量多于抽水用电量。

携手三河同引汉,并肩济渭共披襟:黄金峡水库充实三河水库的调蓄库容,三河水库充分利用黄金峡水库的水量进行调节。两个水库携手连襟,共同完成调水任务。

 


黄池沟配水枢纽

 

穿山汉水似龙头,

隧洞奔出体性柔。

进水闸前停脚步,

黄池沟里再分流。

管桥飞架过泾渭,

配水奔腾入县州。

泽润三秦惠百姓,

建功当代利千秋。

 

注:

黄池沟配水枢纽:位于周至县楼观镇,是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引汉济渭二期工程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是输配水工程的骨干工程,由黄池沟配水枢纽、输水南干线、输水北干线组成,承担着将调来的汉江水输送给21个受水对象的任务。

管桥飞架过泾渭,配水奔腾入县州:汉水经过黄池沟配水枢纽,通过渭河管桥、泾河管桥、浐河渡槽等重点工程,将引来的汉水输送到各市县乡村。

 

 

引汉济渭企业文化

 

工程文化尽相融,

建筑内涵秦岭风。

保质增功放首位,

为民除旱做初衷。

感恩汉水多捐献,

爱护员工显宥容。

崇尚学习创伟业,

千年兴利建奇功。

 

注:

引汉济渭工程将水工程与水文化相融合,将文化理念融入工程建设。在工程设计中,率先将秦岭文化融入各大水工建筑物,矢志建设千年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效能,实现润泽三秦的初衷。把环保理念蕴含于企业“包容”和“感恩”文化之中,让感恩秦岭、感恩汉江成为全体引汉济渭建设者的共识。打造书香引汉济渭,倡导终身学习、创新创造,引导员工立志在千年工程中建功立业。


  

(作者系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局原局长、党委书记,中国水利文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新时代华声

上一篇:《学雷锋》

下一篇:《清明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