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首先走进福建晋江。
高质量发展 “产 城 人”融合
晋江这个地名源于西晋时期,晋人南迁到此定居,因思念故土,将这条江起名晋江。唐代在此设立“晋江”县,“晋江”之名延续至今。
这个地处福建沿海的乡镇,曾经因为土地贫瘠,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贫困农业县。而今,在这一汪江水之畔已经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晋江市有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多万人。这座现代与古朴并重的小城,不仅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典范——“晋江经验”的诞生地。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连续21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行前十名。
从空中回到地面,一起来聚焦晋江最亮丽的名片——“产业发展”。
“敢拼会赢”晋江发展之路
2021年晋江GDP完成2900多亿元,同比增长10.5%,上市公司就有50家,数量在全国县域中位列第二。在这背后,晋江是如何一步步从一个农业小县不断蜕变、华丽转身?
20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晋江人白手起家,开启鞋服家庭作坊,脚踩缝纫机,晋江的制造业因此萌芽。
1992年,晋江开始实施规模、质量“两个工程”,一批龙头企业迅速成长。1994年,随着纺织、造纸、食品等产业迅速发展,晋江开始领跑福建县域经济。2001年,晋江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名,初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晋江开始大规模推进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将数字经济建设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瞄准高端集成电路产业,专门成立了由市领导牵头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筹备组,制定专门政策,在用地保障、投融资和人才引进保障等方面全面倾斜,24小时响应企业诉求,提供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
目前,晋江逐渐形成了鞋服和纺织产业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和食品、建材两个500亿产业集群。工业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达1159家。
鞋服和纺织一直都是晋江的两大支柱产业。它们有什么新的发展?一起去感受晋江鞋服和纺织产业的科技含量——
鞋服产业的新变化 关键词:“科技创新”
为了做出更合适的鞋子,晋江的企业一直在想办法。其中一家鞋服企业早在2005年就建立了全国行业内首家运动科学实验室,并且不断升级。
实验室里,有一款专门针对足部进行三维立体扫描的脚型扫描仪,具体是啥样?
像这样的运动科学实验室在晋江不止一个。近年来晋江还引进多所科研院所,出台各项补贴和人才政策,多渠道助力企业创新,源源不断地研发新产品。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业运动员穿上了晋江鞋,晋江鞋服产业可以说从传统产业,跑上了高新赛道。
探访现代纺织企业 工业互联网+智慧化工厂
基于5G和大数据技术的工业物联网已经融入到了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
在晋江经济开发区的一家纺织企业的控制中心,通过一块大屏幕可以看到工厂每台机器实时运行的情况;不少纺织工厂还用上了工业机器人,大量的机械臂和无人运输车,犹如看到了电影中的画面;还有通过传统面料与一些电子设备装置结合的新型VR游戏——
类似的创新在当地非常多,这给未来晋江纺织鞋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也引领着晋江由智能制造向智造智能不断前进。
两个产业的强强对话,晋江的鞋服和纺织在创新发展上各有所长、齐头并进。产业发展除了离不开创新和科技,也离不开人和城。
“产、城、人”如何融合 “新晋江人”告诉你
晋江经验提出要“正确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一直以来,晋江都在坚持“产、城、人”融合,探索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晋江200多万人口,有一半以上是外来人口。
怎么留住这些人?晋江在全国率先推出居住证改革制度,在子女就学、参加社保、住房保障等方面享受数十项市民化待遇。一起听听“新晋江人”怎么说↓↓↓
晋江不止一面
福建晋江是创业的热土,也是温馨的家园,还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直升机在晋江的安海镇拍摄到的画面中,有座古桥叫“安平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桥长2200多米,是我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去年,它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二十年来,晋江经验总结的“爱拼敢赢”、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等要素,引领这座小城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县域发展之路。
步入发展的新阶段
当年总结的“晋江精神”
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正为晋江乃至整个福建
描绘着更加奋进的时代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