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引,万里于行|北京大学2023届留学生毕业生专访——门杜:活跃在中非间的北大人

来源:留学北大     作者:新时代华声     浏览量:次      发布时间:2023-08-02    

从熟悉的土地启程,留学生们跨越山海,与中国结缘,于北大相聚。如千百条河水奔腾不息,如数万点星光熠熠生辉,留学生们在学术与文化的交融中,走向中国,奔赴世界,用属于自己的方式描绘这美丽的东方土地。


在这个夏天,将有600余名留学生毕业生挥别燕园,带着“北大人”的印记,开启下一段人生旅途。在北大的日子里,他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回信嘱托,走进中国田野,读懂中国故事。心怀梦而远航,他们将走向世界各地,与世界分享崭新的中国,以多样方式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


值此北京大学留学生毕业季,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特别推出2023年留学生毕业季专题报道。从北大走向世界,于今日放眼未来,北大留学生毕业生们,将以梦想共绘人类命运共同体更为美好的明天。


门杜(Joseph Olivier Mendo’o)

人物简介:

来自喀麦隆共和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2016年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担任北京大学非洲学生联谊会主席,非洲青年驻华代表团团长(民主推举),中非青年联合会联合创始人,荣登2023年联合国100名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非洲后裔名人榜。


“我建议你去北大。”


2013年,门杜从德国留学回到喀麦隆。他意外地发现,中国元素在家乡的呈现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门杜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的问题,但并没有思索出令自己信服的答案。于是,怀着对中国的巨大好奇心,他决定先进入当地的孔子学院学习中文,为日后亲自到中国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打好语言的基础。


门杜(右1)在喀麦隆孔子学院

门杜生长在一个多语言的家庭环境,受到了开明的启蒙教育,他从小便熟悉也渴望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打交道,通过学习、掌握他们的语言,充分了解合作双方的愿望,成为沟通的桥梁与文明的使者。在当地的孔子学院,门杜遇见了两位尽职尽责、倾囊以授的中文老师,入学六个月后便以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五级。2015年,门杜得到喀麦隆政府推荐,代表喀麦隆青年迎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这段经历奠定了门杜来到中国、来到北大的机缘,“这是‘奇妙的缘分’与‘意外的惊喜’”。王毅外长对彼时门杜说“我建议你去北大(追求梦想)”,让门杜对来到中国求学有了更加清晰的图景与目标。


2015年门杜作为青年代表迎接王毅外长

通过Youtube与Facebook的北大官方账号及其他北大留学生们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动态,结合两位中文老师饱含憧憬与赞美的描述,美丽的湖光塔影、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传统与前沿的学术风貌,都对喜爱多元文化环境的门杜产生了深深的吸引。尽管备考北大的过程有一些艰难,但门杜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无论如何,最终一定要实现在北大了解中国的心愿。


 回想起初入燕园的硕士阶段,门杜坦诚地说“我的第一学期十分困难”。北大是门杜在亚洲的第一站,来北大之前他就已经听闻这里汇集着中国各地最优秀的学生,但对中国学霸们的学习状况与中国青年的生活方式没有非常直观的切身体验。


面对全新的教育系统以及中文学习环境,门杜对自己提出了新要求,要在中国外交具体历史进程的学术视角中、在中文深厚文化的基础上理解教授们的表达。比如上课时老师提到中国外交战略的特点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其他中国同学对这两个成语心领神会,门杜却陷入了语言理解上的困惑。课下在中国同学的帮助下,门杜逐渐领悟通过语言线索理解当代中国的交流路径。与同窗好友的一场场桌游、清晨五点多与北京土著老人在公园的谈天说地,都给门杜带来了有趣的灵魂碰撞与鲜活的思想交锋。


门杜(左3)与中国朋友们


在北大,门杜的研究兴趣是国际政治和非洲研究,他选修了张小明教授在国际关系学院开设的基础课程。张小明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国历史以及与周边国家关系,为门杜打开了解读非洲国家的中国研究视角的窗户。在这之后,门杜又陆续选修了潘维老师的《比较政治学》、许亮老师的《非洲民族主义》系列课程,了解中国学界对非洲的认知与兴趣侧重,观察政策要点对中国中非合作的深刻意义,寻找构建中非交流的共通之处。


门杜(前排右6)在国际关系学院课堂与师生合影

“打开格局,见见世面。”


在北大的七年,不仅是纸面上流淌过的学术光阴,更是扎根于田间巷里的基层走访、氤氲在人间烟火中的事态体验。在导师刘海方的鼓励与引导下,门杜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参加中国两会及六中全会、北大留学生“知·行计划”等活动,走访了十多个省市及基层乡村。除此之外,门杜也自己联系朋友与中国各地外办,在河北李庄村、江西竹桥古村、神山村、易家河新村,贵州遵义花茂村,江苏的熟市,新疆喀什、和田,宁夏的沙湖和银川等中国大地之上,寻找乡村振兴的答案。


门杜(左1)走访中国乡村基层

门杜用“打开格局,见见世面”形容自己的走访考察经历,“江西的‘一村一品’产业化机制,以及山西吕梁市兴县文化产业‘剪纸扶贫’,宁夏与福建二省对口帮扶机制,


像这些方法概念,对我来说是非常新鲜的。它们是我此前在非洲从未听说过的乡村振兴模式”。当地凭借橘子这一常见的农产品,通过对橘子的深加工、运送、销售,以及配套的商标专有与村民股份制度创造致富之路,这让门杜想到了家乡非洲。非洲拥有沙漠与雨林等各式各样的气候环境,这些土地孕育着各具特质的农产品,如果学习、借鉴了中国乡村的产业化的发展模式,那么家乡人民的扶贫难题似乎能够迎来希望的曙光。


门杜(右1)在中国农村进行文化体验

在走访的道路上,门杜不仅看见中国基层面临的挑战和基层干部稳重求实的做事风格,

他也决心致力于化身为中非文化交流的使者,在交流中将自我融入到中国社会与家庭温暖而真诚的深层肌理之中。


门杜在江苏常熟、苏州考察时,第一次真正亲身体验了中国春节。从前只在书本纸页的字里行间、春晚荧屏节目上被描摹、被演绎的中国最盛大的节日,在此刻被具象化为扫房子、包饺子、走亲戚等新鲜而温馨的体验,年味、人情味在年夜饭的热气中氤氲成团圆美好的回忆。


“创造对话、打破偏见。”


在走进中国、倾听中国、感受中国的同时,门杜致力于通过“寻找共同点”的切口,讲述自己视角下的非洲故事。

门杜找到了快速突破不同文明之间陌生感屏障的小妙招,那就是通过中非文化与观念中的相似点,拉近双方的距离。


门杜走访苏州时恰逢中秋节,“当地的人们向我介绍了中国文化中的‘兔子’意象,同时我发现中国的‘兔子’与非洲文化中的‘野兔’的意涵非常相似,通过这样共同点,我发现了促进交流的大门。”此外,门杜提到非洲“乌班图(UBUNTU)”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相似点,这种来自祖鲁语、直译为“人性”或者“(对他人)的人性”的乌班图文化,主要思想是一个人的存在建立在集体存在的基础之上。“‘一起发展’与儒家传统思想多么相似!‘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这又和今天中国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说法,有精神旨趣上的高度契合。”在家庭观念与习俗方面,中非也有很多类似的方面,门杜常提及“中非都有主张尊重长辈的观念。非洲有一句老话叫‘父母说的话如同圣旨’,就是要求人一定要尊重父母。中国传统十分尊重长辈,在家庭的概念中有很多的共同点。”在苏州的那位奶奶也曾对门杜说,“天下母亲都一个样”,不同文化的观念表达背后,隐藏着人类共同情感的共鸣。


门杜在兴县扶贫车间

在中国的七年里,门杜走访了四十多个基层初高中学校,了解学生们眼中非洲的印象,创造对话、打破偏见,将年轻的、真实的非洲面貌呈现在中国少年面前。“非洲人讲非洲、中国人讲中国,我来就是为了打破偏见,共同分享真实的中非面貌,在现实中贯彻中非命运共同体。”门杜提到,中国的初高中孩子们对他的到来全都报以热情与好奇的态度。在交流的初期,门杜经常收到一些宽泛的问题,比如“非洲是什么样的?非洲文化是怎样的?”“你眼中的中国与非洲是什么样的关系?”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渐渐地,门杜收到了一些令他颇感惊喜的问题,比如“非洲主食是什么?吃饭的习惯是什么样的?你们吃的木薯有哪些制作方法?”惟有双方了解程度不断深入,提问才能越来越细致、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在河北的一一所初中,门杜和三百多名学生进行分享与对话,其中一个初中生关于“合格的人”的问题,让他印象深刻:“你来了中国,你去了很多地方,了解了很多国家的文化,所以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门杜深感于这个问题的深刻,同时也回答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不以偏见与偏狭的自我理解去定义他人。第二,包容。站在他人的、多元的视角去处理问题。更多具体的丰富内容,比如做一个好人、尊重父母、友善他人……”


在提问与回答的互动中,门杜也在不断丰富自我,勾勒出自己的目标与蓝图。


门杜在基层学校

尾声


《乡愁》是门杜最喜欢的一首诗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汉语桥比赛的经历让门杜对中国很多诗歌十分熟悉,谈到《乡愁》这首伤感而有深切含意的诗,门杜思绪满怀,感概万千。回首过往,如同“在一个瞬间,翻过许多页码”,作别在北大的七年求学时光,走出燕园,门杜也面临着开启下一段人生阶段的思考与选择。


童年时关于外交官的梦想,时时萦绕在门杜的心间。毕业之后,他决定先从事国际组织相关的工作,继续推动中非友好事业,并继续支持并关心“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金砖国家等系列合作平台。从此间园子走向彼处世界,从“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北大人”的问题,门杜汲取北大兼容并包的精神滋养,始至终坚持“多元文化”的底色,强调“知行合一”。


门杜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言


开放、包容与知行合一,能让个体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门杜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一切最终都要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他强烈感受到了中国对于青年的重视,“中国的《少年中国说》中讲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非洲是人口结构上最年轻的大陆,超过60%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他们是非洲发展的重要力量。”前路虽远、行则将至,门杜也将倾己所学、尽己所能,助力非洲发展,为中非合作搭建桥梁,续写属于门杜的中非友好故事的新章。

责任编辑:新时代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