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体会

来源:     作者:新时代华声     浏览量:次      发布时间:2022-10-23    


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

精神力量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体会

 作者:凌先有


10月16日上午10时,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时刻。我全神贯注地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二十大报告,随后又反复学习了媒体发出来的报告文字实录。越学越感到精神振奋、思想开阔,越学越觉得信念坚定、信心倍增。二十大报告30次提到文化,并在第八章“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辉煌”中,对我国未来文化建设作出系统阐述。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工作者、文艺志愿者,学习报告后,我感到有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水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水利文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部党组和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的要求,积极组织水利文学艺术家开展水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工地、进基层等活动,通过文学、美术、书法、摄影、歌曲等形式,面向基层广泛开展文学艺术和水文化传播活动,引导水利干部职工更加自觉、主动地弘扬水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我们要按照二十大报告的要求,充分发挥文协水文化工作委员会的作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水文化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从治水实践中及时总结、培育和提炼水文化,着力保护、传承、弘扬、利用治水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瑰宝,努力向全社会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水文化产品和服务。注重运用水文化成果促进水利事业发展,提高水利行业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和精神支撑。  

 

二是坚持根本制度。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我们水利行业来说,要不断促进中华优秀治水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利用好党领导人民治水的红色资源,科学阐释党领导人民治水的经验与优势,从治水角度生动传播红色文化。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水工程为体、水艺术为媒、水文化为魂”的水文化建设,先后帮助引汉济渭、滇中引水等水利工程单位制定水文化建设规划,为出山店、袁湾、德厚等水利工程挖掘和提升水文化内涵,为水利领导干部培训班、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培训班、河海大学等单位做水文化专题讲座,协助水利风景区挖掘弘扬红色资源、红色文化及治水精神。我们要贯彻二十大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水利行业服务,推动以江河为纽带的水文化建设及地域水文化挖掘与利用,深入挖掘水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积极开展水文化宣传,全面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水文化精髓,深入挖掘水文化的精神内涵,推进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等江河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结合河湖水系连通、河湖生态修复、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推进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化以及与文化融合建设的实践探索,不断提升水文化品位,彰显水文化持久影响力。


三是坚守人民立场。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近年来,我们水利文协先后组织创作了《龙腾中国》《三峡工程情怀》《长江之子郑守仁》《勘察卫视崔政权》《筑梦长淮下》等系列报告文学,组织创作了电影《大禹》、话剧《余元君》、歌曲《新时代的水利人》等作品,组织开展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讲好水土保持故事”“喜迎十八大,讲好农村供水故事”“方寸印辉煌”等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集邮等活动,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营造了良好氛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组织引导水利文艺工作者紧扣时代脉搏,充分挖掘水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热情讴歌新时代气壮山河的治水实践,忠实记录水利职工的伟大创造、丰功伟绩和精神风貌,抒写水利行业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运用电视剧、电影、戏剧、报告文学、小说、诗歌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努力创造体现中国精神、水利精神的水利文艺精品力作,为时代画像、为水利立传、为英模明德,用心用情用力展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生动记录“美丽中国”“美丽河湖”建设的伟大实践,更好满足水利职工和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作者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新时代华声

上一篇:厨师日心辞

下一篇:《颂新征》